• 一寸星光映窗前

    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我喜欢独自一人,端着一杯茉莉茶站立在窗前遥望夜空。其实,窗外的月圆月缺、风云变幻都不过是眼前的一道景,不值得留恋什么,也无须去大发感慨。 小城终于结束了长达17天的阴雨天气,泥土里都透露出雨后馨香。久违的阳光是如此的明媚,

  • 石榴花开

    五六月份,正是石榴花开的时候。火红的石榴花,挂在石榴树的枝头,闪烁于葱蓊的翠绿之中,一朵朵红萼流光溢彩,像极了一团团燃烧着的火苗。那一份鲜艳夺目,那一份生机勃发,格外叫人精神振奋。看着那满树朴素而热烈,火红而不张扬的花朵,一丝微暖的夏意已

  • 月亮湾

    我家就在江边住。江堤之下,这条日夜奔流的江,带着岸边细碎的野花和碧草,带着来往的船只和云影,我的脚步已跟随它婉转多年。看惯了黄花碧柳,听惯了鸟语蝉声,闻惯了豆麦清香。 多是独行,这样时分最适合梳理思绪,调整心情。 那日与友同行,蓦然看到堤下

  • 相思的雨

    漳州的天气,本地人都说诡异,但下雨还是有规律的。如今时值秋末,层层叠叠的阴霾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秋雨。 这场雨来得正是时候,驱走了闷热的暑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古代诗词里不乏关于雨的诗句。雨总是给人许许多多的联想,可以想象诗人杜牧

  • 团风看月

    我爱看团风的月亮。 我家住在长江边上的团风县,当初在县城购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顶楼,原因就是顶楼有一个16平米的露天晒台,我可以尽情地看月亮。晴空万里的月圆之夜,泡一壶香茗,举头看月,低头品茶,那份悠闲恬静的心境是花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

  • 绿叶·生命

    刚刚入夏,中天的太阳十分强劲,树叶缝隙中一轮轮光晕放射出道道金光。我看见一片碧绿的叶子,颤悠悠地随着风儿从树上飘然而下,似乎留恋着它曾经为之奋斗工作过的枝头。常识告诉我此时落叶尚早。我猛地一惊:假如人的生命就像这落叶一样轻轻飘落,毫无声息

  • 看山

    暑热中,在山上呆了两天,最难忘的是它的早晨。 头天早晨,窗帘内的酣睡还未醒来,有轻轻絮絮的咛咛轻触耳膜,似有还无,睡意还未全消中翻个身,睁开一只眼睛去听,那声音似乎羞怯地停住。稍过一会儿,又轻轻响起了,仍是怯怯的,一只鸟变了两三只,有了丝急

  • 纳凉入诗情趣浓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鸣蝉聒噪,酷暑难熬。古代没有电风扇和空调,那么古人采用什么方式避暑呢?阅读古代文人笔下的一些纳凉诗,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 炎炎夏日,夜晚常常睡不好觉,因而古人也有午睡的习惯。唐代柳宗元在《夏昼偶作》一诗里说:南州溽暑醉如

  • 倾听贝多芬

    倾听贝多芬,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心灵的一种渴望。 一向对音乐不感兴趣的我,与贝多芬结下不解之缘,实属偶然。 那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他正在书房里倾听一首乐曲,对我的到来似无动于衷。我有些被冷落的感觉,不高兴地倚在靠门边的沙发上,漫不经心地倾

  • 栀子香溢远

    今日上线,偶见一少时学伴QQ签名更改为:满屋栀子香,醉倒了!眼前随即浮现出一朵朵小小的洁白的花儿,恍惚间一股熟悉的幽香迎面拂来,沁入心脾,心中不禁感慨:又到一年栀子花开时! 栀子花,应季而开。每年初夏,麦收后的插秧时节,处处可见她的窈窕身姿,

  • 回忆的滋味

    闲坐,或者睡不着时,我会想一些事情。也就是把已经过去的时间和事情翻弄着,在自己心里权衡一下得失或者归纳总结一下记忆的留存,或伤感或喜悦,总之,那些不能被忘怀的,或波涛汹涌,或细无声语,浮现在情景里,一如昨夕。 我知道回忆其实就是对过去的缅怀

  • 山水瑜伽

    练习户外瑜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去山水之间。山是大气阳刚,水是温柔秀美,二者结合,正符合瑜伽气质。 就这样,春天的第一次户外,我们来到了山水之间。放眼看远方那一片山峦和水中央的岛屿,心胸如同这片水域一般深远宽广起来,踏上一叶扁舟,我们将开始怎

  • 初夏的红杜鹃

    因为一场大雨的洗礼,端午节的阳光格外温情明媚。在这个初夏的早晨,迎着凉凉的微风,我信步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清理着自己凌乱的思绪。 行至赤壁大道的邮电小区正对面的草地边,一棵大树下不起眼的红花儿吸引住了我,什么花儿在这角落里盛开?我好奇地走近了

  • 沐浴在幸福中

    52年的生活历练,使我明白:只要心志淡定,心胸豁达,心情平静,心态平和,心灵清净,心境宁静,你就会沐浴在幸福之中。 我沐浴在幸福之中,是因为我有一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作。33年的摸爬滚打、辛勤耕耘,虽说没有培育出什么杰出的人才,但也不乏社会主义

  • 走进“棋”中快乐多多

    人生不管处在什么阶段,快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我们最需要的。幼儿时期,快乐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里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为了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为了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更多的快乐。这学期,我们幼儿园的桌面棋吸引了孩子们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