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分本上“看苜蓿”

50人看过我爱阅读网

离开下乡的农村40多年了,上个星期在我们西安市第25中老同学家见到了当年的工分本,心中大惊——工分本像个特务似的,竟把我们当年每天干的什么农活记得一清二楚。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工分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了解情况不能任性乱说,但是对于下乡的知识青年来说,工分其实可有可无。我们下乡的陇县山区牙科公社鸡家庄村,村村都是个穷,一个工分也就值2分钱左右。勤快的知青一年到头挣3000个工分,年终决算,分到口粮600斤、钱24元;懒惰一些的知青,挣1500分,分到口粮600斤,欠24元。因为村上一半儿农户都欠队上的钱,大家都不还钱,一年一年成了习惯。没人还钱,勤快的知青就拿不到钱,辛辛苦苦一年,跟懒惰知青打个平手。

不过这种结局是知青回西安多年后才悟出来的,当年还是要想方设法多挣点儿工分的。比如到公社开会,农民大概是因为离家远,中午和晚上不能回家干家务,都不愿意去,知青却喜欢,不劳动、白挣一天的工分不说,各村知青还能借此聚会,交流消息。好的是那时会多,本文所附的这一张工分表上,竟有5月26日、6月3日、4日、14日开会,共挣21分。

1969年4月20日,登记的是“看苜蓿,一天,7分”。这“看苜蓿”也是被知青看好的轻松活儿。农民可能也是因为影响干家务,也不愿意干。

我们村对面的后槽山顶上,有10来亩苜蓿地,离我们村远,却离山上另外一个村近,也就成了那个村的菜园子,年年被偷,所以我们村年年都有看苜蓿挣工分的活路。

队长见我们知青愿意去后槽山,很高兴,遂把我们分成两拨,男生夜班,一晚上记10分工;女生白班,一天记7分工。每班都是两人。或问:你们就没有偷苜蓿的嫌疑,玩个监守自盗?实话实说,我们在西安没有见过苜蓿,不知道苜蓿咋吃;到了农村,知道苜蓿是喂牛的饲料,心里就有一种反感,苜蓿从来没进过我们的厨房。

说起来还真有点儿诗情画意,女生上山,手里拿的是小说、收音机,男生拿的是二胡、笛子。山上那个村子早知道知青里头多有打架不要命的二愣子,谁敢出手惹苜蓿?因此山上天天相安无事。

更喜山上地平离天近,歌喉无遮无拦,想唱啥唱啥,想唱多长时间都没人管。我们轮流看苜蓿看了一个来月。苜蓿割了,我们撤了,每人挣了不少工分,在文化方面多少也都有收获。有两支歌,我就是在山上学会的,到今天还没有忘记。

  推荐阅读:
  • 苜蓿

    苜蓿是一种饲草。 《史记大宛列传》云:(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汉使者,张骞也,是他老人家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国带回了紫苜蓿种子。目的却是为了喂马。 人什么时候食用苜蓿,鄙人孤陋寡闻,查遍手

  • 冬吃苜蓿解乡愁

    苜蓿,叶微圆,形如一分硬币大小,叶面呈浓绿色,腋生黄花,花朵碎小,花冠似蝶。因三出复叶,所以又叫三叶草。天生不丽质,看上去却养眼。其茎梗极短,食用时,以叶为主。 不管是田长,还是野生,品尝它,必须在刚出地面时,掐其茎部以上嫩苗食用为最佳。采

  • “映山红”伴我知青路

    每当听到映山红这首歌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上山下乡的坎坷经历,那段岁月让我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我们乘坐着火车奔驰在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上,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天,天上飘着洁白的雪花,银装素裹、婀娜多姿、美丽

  • 苜蓿

    没有战马了 也没有了连天漫漫的苜蓿 牧场彻底消失 许多人不认识苜蓿 许多人没吃过苜蓿 苜蓿只活在课本里 和张骞一样被夹得干枯 那些满地里紫色的花朵 一团团一团团紫色的小蛾 成群成群地飞舞 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是民间的爱情 却没有人知道 它 就是苜蓿

  • 隔着一片花开紫色的苜蓿地

    还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 母亲就不容置疑地赠送给了我 一件温暖无比的衣服 我知道 这应该还是普天之下 无与伦比的一件衣服 后来 母亲把这件我穿了足足 十个月的胎衣 埋在分水岭朝阳的岭坡下 与老蔡家的祖茔地 正好隔着 那一片花开紫色的苜蓿地 再后来 母亲她

  • 记工分

    民谣曰: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又曰:队里活,真得磨,磨到黑,给工分。又曰:当面鼓,对面锣,得罪了队长派孬活,得罪了会计用笔戳,得罪了保管压称砣,得罪了大队长没法活。 早些年,实行人民公社化,一个乡为一个公社,每个村为一个生产大队,一个大队又

  • 知青记忆

    别忘记,这条江的名字黑龙江 还有江边的村子太平沟兴东大队 生产队有一个岛屿叫夹心岛 村子南边,有马厩和六套马车是主要生产力 村里四口水井,到了冬季水会浑浊 400公顷土地,都有特有的名字 南有赵芳里地夹心岛地,都是油砂土 北面是一连地,白浆土混杂草

本文链接:https://www.woidu.cn/xiandaisanwen/85651.html

《工分本上“看苜蓿”》读后感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