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之间与之外

85人看过我爱阅读网

那一天,离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距离了。一行人从鲁国的曲阜出发,沿着涛涛黄河,一路向西,向着中原地带的洛阳进发。带队的人很受鲁国国君的欣赏,特为他派遣了车马仆役,目标,到洛阳去见另一个人。这就是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故事。

当时的孔子36岁,这个维护周王朝礼乐制度的中坚,正处于年富力强、有为而立之时。至于二十年之后天下进入诸侯称霸、礼崩乐坏的乱世,主张“克己复礼”的孔子周游列国,遭人冷遇、嘲笑乃至是驱赶,那是后话。但这一切更加印证了孔子坚韧执着的品性。中国的儒学、儒学的圣人,大约就是在这几十年间塑造而成了。

孔子为什么向老子问礼?就因为后者太神秘,就连司马迁写到他的时候,都写得扑朔迷离。

孔子向老子问了些什么?老子是怎样回答的?没有确切的考证。这样,这段问礼的故事就多了悬念,剩下的是后人们的判断、猜测,乃至杜撰。尽管如此,那些不甘心的史者和学者们还是旁证佐引,根据老子和孔子的性格和志向的取向,推论出这样的可能:一是老子对孔子说,天下一切都在变,不应该再固守周礼了。二是老子在开导孔子,做君子当深藏不露,要避免骄傲和贪欲。后一句话,也许是老子看到孔子此行带了车马仆役才说的。这样,就不免产生了观点的分歧和碰撞。要是一般人,就可能发生争论了,甚至是脸红脖子粗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天,老子和孔子绝对没吵架,二人都是心平气和、温文尔雅的。

因为,两个人都是高贵的高人。他们高在哪儿?老子的超然洒脱,孔子的恭敬和谦逊,至少在当时是无人可及。

高手遇到一起,不存在彼此讨好阿谀的可能,但一定有切磋,或者叫博弈。对他们而言,比切磋和博弈更为重要的,是另外一种品性——欣赏。不彼此欣赏,高手们遇到一起干什么来了?孔子和老子,都是稀世天才,稀世天才遇到另一个稀世天才,是他们共同的幸事。如此之人,平时大多遇到的不是追随者、崇拜者,就是嫉妒者、诽谤者。不管是盲目和清晰,不管是热烈和歹毒,与他们而言,那些都对他们是毫发无损。鸡,有的时候飞的比鹰高,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鸡和鹰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所以干脆也就没有比拟的意义。

到了现代,人们都明白这样一个理儿,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不和臭棋篓子下棋。用一个西哲的话说,我不与谁争,与谁争我都不屑。高人们一般都取这样的处世态度。

居高临下。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内涵。气度和内涵都高高在上了,也就没有对手了。像老子,像孔子,他们早已成为中国人心里的神了,除了顶礼膜拜,除了虚心学习,又有谁对他们说闲话、评头论足呢?

真正的高手之间,也互不相争。凡你争我夺的现象存在和发生,那一定是浅薄在发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半瓶子醋。

可以肯定,老子和孔子彼此绝非吃醋。如果是,当年的孔子还会千里迢迢跑到洛阳城问礼老子吗?他不仅是“不耻下问”,且不耻“上问”。后来的孔子,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感言。某种文化对人们的感染,就像是须臾不能离开的水,就像是动脉里流淌的血液。像我们如今所崇尚的理念,多源于我们祖先的见地和睿智。

在中国,除佛陀之外,道家和儒家,始终是两座巍峨的大山,一座在那边,一座在这边,遥望对视。中国的文化就如它们之间、它们之中的雾霭山岚、云卷云舒,形形色色五彩斑斓滋生着、滋长着,源远流长。

回到孔子向老子问礼。无论其过程究竟怎样,但一定是一种交流和沟通,或改变、或不改变自己,但一定是更强化了自己。两千多年以来,这种结果一遍一遍得到了印证,老子还是老子,孔子还是孔子。

道理可以以此类推。共存和融合,无疑是产生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推力。在现代文明步入到今天,像“太平洋足够大,完全可以容得下中国和美国”这样的语言自信,便是中国古老文化最根本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况且在一个城市、一个单位、一个家庭,“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怎么就不能达到实现呢?问题是,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气度有多宽厚?你的文化修养有多深?这就叫“底气”,凡是“接地气”的事物,都是有着生命力、光明前途的事物。一片森林、一方庄稼,可以茂盛和丰腴。一种政策、一项规划、一类学术观点等等,当然也都不可以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依据,或者叫根据,是最重要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就是现代生活对古老文化继承的意义。我们更有理由怀念千年之远的那个年代,也就是孔子和老子的那个年代,也是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共存共荣的年代。列一个对应表可以让我们得以启迪:孔子可能只比释迦牟尼小了十几岁,孔子去世后十年左右,苏格拉底出生了;墨子比苏格拉底小一岁;孟子比亚里士多德小十二岁;庄子比亚里士多德小十五岁;阿基米德比韩非子大七岁……那是个太豪华的精英荟萃、明星耀日的年代。而在中国,当时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伟大的哲学、人类的智慧就是在这种生态环境下产生了。

老子的话至今仿佛还在山间萦绕、大地回响着:“以其终不自为大,固能成其大。”这里的“大”即“道”。与时空长河而言,人不过沧海一粟,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的。为人民服务,是对的。那么伟大的人物,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们都那么谦虚,况且凡夫俗子乎!老子说的“不自为大,固能成其大”的话,好像是说给别人?又像是自画像、自言自语、说给自己听的。

孔子不辞劳苦、自东向西,跑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其实正是“不自为大”。而最终的老子呢?紫气东来,骑青牛至函谷关,给向他索要文章的粉丝关尹喜写完一篇《道德经》,就算是红包吧,然后西去。有必要引鲁迅先生写他的一段文字,以开拓我们对这位伟人形象的想象:“大家关口目送着,走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儿,已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老子哪儿去了?

孔子也好,老子也好,都还在路上呢,还继续引领着我们前面的路。凡伟大的学说,都将是一串长长的脚印,成为定格。

  推荐阅读:
  • 中国那么多兵器你不学,偏学剑

    中国那么多兵器你不学,偏学剑;上剑不学学下剑;下剑招式那么多,你学醉剑;剑铁剑你不学,去学银剑!终于,你练成了武林绝学:醉银剑!最后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剑人

  • 给老子摆正位置不要乱放屁,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骂人不带脏字】1、给老子摆正位置不要乱放屁,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2、你在人群中渺小,在猪圈里伟大!3、你的新欢,不照样是别人的破鞋。4、低下头看看你裤裆里是啥,再和你哥哥说话。5、长的丑不是你的错,可是出来吓人就是你的错!

  • 兄弟与兄弟之间,没有金钱与利益

    兄弟与兄弟之间,没有金钱与利益;没有高低贵贱;只有一分真挚情义;一生中有一群同生共死的兄弟,值了。

  • 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隔了千山万水,而是心与心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隔了千山万水,而是心与心的距离。你体会不到别人的感觉,你想象不到别人的爱与思念,你想象不到别人的疼与惜。我不怕跋山涉水,只怕你的心,我,读不懂!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路程,咫尺却天涯,纵使穷尽一生都难以完成。于是,身

  • 转眼之间,又是一年

    转眼之间,又是一年,不经意的点滴在指尖流下,渐渐的汇聚成一片波光鳞鳞的记忆之水,荡漾着我们的所有:开心快乐,离愁别绪,以及一些小小的纷扰。而当这些都水波不惊在一片怡然之中闪烁着如月光的晶莹之时,才发现静静相守的唯美。

  • 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淡淡相处,不会太累

    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淡淡相处,不会太累,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淡淡的友情就像淡淡的茶香令人沉醉。我喜欢淡淡的文字,流淌着飘逸和纯真,有如潺潺清泉洗濯着疲惫的心灵; 我喜欢淡淡的生活,静悄悄地做我喜欢做的事,不要留下什么印痕,也不想被人瞩

  •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要用心尊重身边的人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要用心尊重身边的人。不要以为自己永远都站在高处,风水轮流转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人,也许你拥有的正开始一点点失去,而别人未拥有的或许正在到来的路上。任何人都值得被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所以,

  • 夫妻之间一定要相互感恩

    夫妻之间一定要相互感恩,哪怕对方在你饥饿的时候,只给你做了一次饭;在你寒冷的时候为你披过一次衣;在你病痛的时候,为你递过一次药;在你无助的时候,曾牵着你的手给你过温暖和勇气。你都要身怀感恩,感恩你的另一半。因为夫妻之缘是一生当中最大的因缘

  • 谁都以为自己会是例外,在后悔之外

    谁都以为自己会是例外,在后悔之外 。谁都以为拥有的感情也是例外,在变淡之外。 谁都以为恋爱的对象刚巧也是例外,在改变之外。 然而最终发现,除了变化,无一例外。徐志摩

  • 孔子的思想: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

  • 老子名言名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天地不仁,

  •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提倡不分长幼,不论贵贱,不认种族,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以他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为基础的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不规定年龄,他认为学无止境,年长者也可以学,教育可以是一种终身教育。主张

本文链接:https://www.woidu.cn/zhelisanwen/102048.html

《高手之间与之外》读后感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