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111人看过我爱阅读网

过秦论原文,全文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修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

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厄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过秦论原文翻译对照,译文注释

秦朝兼并了诸侯,山东有三十多个郡,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戌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锄把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横驰骋天下,所向无敌。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桥梁封锁不住了,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篱笆一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山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得此机会,就凭着三军的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相约,做交易,图谋他的主上。大臣们不可信用,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山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在这种时候,贤人智士会聚,有良将指挥各国的军队,有贤相沟通彼此的计谋,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秦国就引诱诸侯进入秦国境内作战,为他们打开关塞,结果山东百万军队败逃崩溃。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把营垒筑得高高的而不轻易跟敌方作战,紧闭关门据守险塞,肩扛矛戟守卫在那里。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德高望众而位居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下属不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困,那么凭着能对大国发号施令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柔弱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

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推荐阅读:
  • 写给老师的祝福语:老师,您辛苦了!祝老师桃李满天下

    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培育了我们这些种子,使我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您是未来的建筑师,一砖一瓦的辛勤工作!您是点燃的蜡烛,照亮着我们,却唯独没有照亮自己。今天,我们用真诚的祝福感谢您!老师,您辛苦了!祝老师桃李满天下! 祝老师能每天拥有阳光

  • 赞美老师成语:桃李满天下

    1、教无常师:凡有长处者,皆可为师。 2、良师益友:能给人以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3、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4、师道尊严:本谓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庄严。亦作

  •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

  • 关于学习对联大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立志当怀虎胆; 求知莫畏羊肠。 悠悠书香情,丝丝沁我心; 漫漫学海路,步步催我行。 探胜拾微,扬帆游学海; 攀高揭秘,矢志越书山。 学优才赡凭修练; 海阔天空任展为。 胸怀祖国务实文化基础攀登科学高峰; 放眼全球锤炼思想品德服务人民大众。 打开科学

  • 写友情的诗句: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韩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孔融《诗》 酒肉兄弟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冯梦龙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冯梦龙 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孟郊《择友》

  • 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祖国高于一切。-- 肖邦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拿破仑 长太

  • 下莫非就是当年华山论剑武功独步天下罕有其匹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

    下莫非就是当年华山论剑武功独步天下罕有其匹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的少林寺智障大师收养的小沙弥低能的爱犬旺财踩扁的蟑螂小强曾滚过的一个粪球?

  • 献给老师的诗:老师像园丁,桃李满天下

    老师像园丁,桃李满天下; 老师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 老师像蜜蜂,勤劳又勇敢; 老师像妈妈,美丽而善良; 老师像一本书,交给我们很多知识。 是您为我在人生道路上点亮灯; 是您为我在在知识的海洋中指导方向; 又是您在我遇到困难激励我勇敢前行。

  • 爱国名言大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李白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欲把西湖比

  • 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一定是人才;不是知识就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人无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拨之志。想成功!第一要素

  • 教师节感恩老师的话:祝你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花开遍地香

    感谢您--老师,您是一个我们能永远信赖的人,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便会去求救的人。你让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愿意,能把一切向您倾诉。你常说你也曾是个孩子,因此你能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 感谢您--老师,您让我们成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你用事实向我们证明

  • 关于祝福老师的话:桃李天下漫花雨,幸福常在您心底

    走过您的窗前,看一看那橙黄的灯光,温暖到了心底;走过您的窗前,看一看那坚挺的身影,幸福到了胸口;走过您的窗前,听一听那沉重的呼吸,感激到了嘴边;月日教师节来到,亲爱的老师,让我由衷地道一声:您辛苦了,谢谢您! 祝老师能每天拥有阳光般的笑容、

本文链接:https://www.woidu.cn/yuanwen/57607.html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读后感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