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青年时代

149人看过我爱阅读网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个开有大纺织厂的资本家,与其他许许多多资本家一样,以剥削工人为生,而且他的父亲性格暴躁、强横,稍不如意即大发雷霆。因为恩格斯是长子,所以被父亲严厉管教着,一切均要按父亲的旨意行事。甚至父亲笃信宗教,就要让恩格斯“按上帝意志”办事。

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恩格斯并不是唯命是从,相反,他常常为软弱的母亲受到父亲欺负而大鸣不平。他自己也经常希望能冲出父亲严厉甚至蛮不讲理的约束,去寻找自己的生活,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他在19岁时写的一首诗,反映了他这种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

一股汹涌的洪流,

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

松树在他面前轰然倒下,

它就这样给自己冲开了一条大道;

我也将和这股山洪一样,

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

恩格斯中学未毕业,父亲就强迫他停学,让他去学习经商做生意,他希望恩格斯将来能继承他的事业,成为大资本家。恩格斯虽然不满父亲的安排,但无奈之下,只好听从父亲安排,去到一个小营业所去工作。

18岁时,恩格斯又被父亲送到德国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布莱梅,到那里的一家大贸易公司工作。这一次,恩格斯非常高兴地接受了。

布莱梅虽属德国,但不是普鲁士的领土,这里的思想比较自由,普鲁士专制政治对这里影响不大,人们可以自由地看书、议论。喜欢自由的人和对专制制度不满者,都希望能够来到这里,恩格斯也是这样。

到了布莱梅,恩格斯除了应付一下父亲派给的工作之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恩格斯酷爱学习,但威严霸道的父亲不让他读书,他心里总是窝着一股怨气,暗暗地对父亲表示不满。现在终于有机会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对各方面的书都感兴趣,哲学、历史、物理、化学等他一本本、一卷卷地深入学习。读书使他掌握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恩格斯接受了不少新的思想,阅读了许多国家的进步书刊,这使他更为同情工人无产者的遭遇。

早在家乡读中学时,恩格斯就对为自己家里干活的工人充满了同情之心。他常常一个人偷偷跑到工厂里去观察工人劳动,又来到工人所住的地方,观察工人生活。他看到了这么一种现实,工人们在潮湿,窄小的低矮工棚里生活,一家老小挤在一起,里面几乎没有任何亮光,乱糟糟简直无法立足。工人们缺吃少穿,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而正是他们在为自己家里创造着一笔又一笔的财富。他们拖着疲惫、纤弱的身子在没日没夜的劳动,有时有了病也没有时间去看病。有不少工人因积劳成疾还不得不带病干活。更使恩格斯吃惊的是,工厂里有不少童工!他们本该和自己一样读书、学习,无忧无虑地度过他们的童年,但他们却在这里,在这里辛辛苦苦地为资本家创造财富!

恩格斯越想越多,他甚至天真地想,能让这些人住在我们家里该有多好!

这种对工人极为同情的思想,一直持续到恩格斯长大成人之后。长大了,恩格斯懂得了许多道理,尤其是到布莱梅之后,他认识到工人穷困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社会制度,要想改变工人们的生活面貌,必须彻底推翻这个制度。

于是,他开始寻找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和方法。由于恩格斯刻苦学习,到了20岁,他已经掌握了英、法、意、西班牙、希腊、拉丁等十几种外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1841年,恩格斯入伍了,在部队里,他认真学习理论,钻研技术,很快就成了一名好炮手。在服兵役期间,恩格斯还经常到柏林大学旁听,广泛涉猎各种专业知识。这时候,他还发表了几篇著名的理论文章如《谢林——基督的哲学家》等,以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唯心主义的神学观。

在恩格斯兵役期满的1842年9月,正在科隆主编《莱茵报》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相见了。

马克思早就听说过恩格斯的一些事情,而且对他敢于同情工人阶级、违背父亲意志办事表示赞赏。但在这个时候,马克思刚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中的“自由人”组织来往甚密,而“自由人”组织是一个只会说空话、骗取别人信任、自吹自擂的组织,所以马克思对之非常不满。因此,当他与恩格斯见面后,感到恩格斯也名不符实,他同情工人阶级的生活,只不过是一时的兴致所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所以,他就很不热情地与恩格斯作了简短地交谈。

1842年11月,恩格斯受父亲指派到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去,这对于恩格斯来说,无异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为他早就听说英国工人运动声势很大,他有心看一下英国工人是如何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与资本家作斗争的,他预感到,为了生存与权利,全世界的工人即将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剥削者,推翻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

于是,他高兴地来到英国工业的中心城市曼彻斯特。到了曼彻斯特以后,恩格斯发现,英国工人运动确实走在了世界工人运动的前列。他们为了自由、平等、幸福,已长时间与资产阶级在作斗争。斗争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就是实现《人民宪章》。

当恩格斯来到这里时,几百万工人正在组织集体签名,要求英国议会批准通过这个宪章的实施,让每个工人都有选举权。恩格斯也积极地加入他们的斗争行列,与他们一道,争取工人的平等权利。

不但如此,恩格斯还从更高一层入手,努力从理论方面反映工人所遭受的痛苦、揭露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的本质。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去访问工人,了解工人的斗争情况、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思想、愿望,还积极参加了“宪章派”所组织召开的各种会议,以实际行动支持工人们的斗争。

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反映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愿望和斗争的一篇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终于完成了,恩格斯把它寄给了法国《德法年鉴》的主编马克思。

马克思非常高兴地阅读了恩格斯的这篇文章,认为它能够非常及时地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就把它刊登在《德法年鉴》上,并给恩格斯回信,希望他能再详细地反映英国工人阶级所面临的问题。不久之后,恩格斯就查阅了大量的官方文件资料,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

在这部经典性著作中,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彻底解放,就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战斗,去推翻资产阶级所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

这部著作为以后的工人阶级斗争指明了出路,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工人阶级的解放点燃了指路明灯。

  推荐阅读:
  • 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青年,谁不想自己能够出人头地

    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青年,谁不想自己能够出人头地?谁不想自己能成就一番事业?然而又有多少青年明白,开始跟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如果经常与赌博的人厮混,那么你就不可能进取;经常与钻营的人为伴,你就不会踏实工作;经常与牢骚满腹的人对话,你就会变

  • 古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青春时代的朋友总要分别的

    古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青春时代的朋友总要分别的。或者,相忘于酒桌,共同饮一杯醇酒,从此童心不再。或者,相忘于情场,共同演一番活剧,从此真情不再。或者,相忘于市井,共同经一阵风雨,从此往日不再。或者,相忘于江湖,共同干一番事业,从此老死不

  • 学生时代的朋友,会是你一生的朋友

    学生时代的朋友,会是你一生的朋友,因为彼此都还来不及看到被现实摧残过的世故,来不及看到跟岁月拼杀过的冷漠。看到的只是心中那个单纯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的笑脸,而这样的笑脸是你踏入社会后极难再遇见的。

  • 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不称其为时代

    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不称其为时代!一个没有偶像的青春,不称其为青春!正确的选择你的偶像,就是正确的选择你的人生!你的偶像是雷锋,至少你已拥有了善良!你的偶像是乔布斯,至少你已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胸怀!你的偶像是无师自通的天才,说明你已有了不劳

  •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一脸茫然。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

  • 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多好,而是因为那个时候你年轻

    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多好,而是因为那个时候你年轻! 老歌总是被新歌所替代了,但是老歌再重新去听的时候仍然让人回味无穷,让人很怀念! 就像我们已经远去的情感,远去的只是身影,磨灭不了的是爱的痕迹! 美好的爱情大抵如此,总会有无数次的转身,只

  • 人生就是一本书,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是人生不同的篇章

    人生就是一本书,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是人生不同的篇章。内容都是悲欢离合,时世沧桑的故事。只是人生阅历、经历不同,书的内容、薄厚也不同。封面是岁月的灿烂,扉页是青春的警句,内文则是走过路程。日是标点;月是段落;年是章节;最后由岁月装订成册。

  • 普通青年用iphone,文艺青年用索爱,技术青年用黑莓

    手机之各青年分析:普通青年用iphone,文艺青年用索爱,技术青年用黑莓,富二代青年用Vertu,白领青年用HTC,二逼青年用三星,外来工青年用摩托罗拉,农民青年用诺基亚。

  • 人生真的很无奈,我们生活在这浮躁时代,缘分有时就是这样随如风

    人生真的很无奈,我们生活在这浮躁时代,缘分有时就是这样随如风,识也匆匆别也匆匆。像是,昨日一梦红尘中,今日挥手泪朦胧,昨日徜徉幸福海,今日誓言影无踪。

  • 公车上,一混混模样的小青年紧盯一打扮妖娆妙龄女的胸部

    公车上,一混混模样的小青年紧盯一打扮妖娆妙龄女的胸部,被妙龄女发觉,仍不知耻,抬头望天戏谑道:旺仔小馒头!众人大哗。妙龄女不甘示弱,斜睨小青年下身,然后翻了翻眼皮不屑道:七号电池!

  • 裸婚时代的那句:我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

    裸婚时代的那句:我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其不靠谱程度类似于:虽然我没看书,没上课,没复习,没做题,但我有一颗不挂科的心。对于爱情最大的误解,在于以为它是万能的。

  • 每一个人都说,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再自然

    每一个人都说,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再自然。每一个人又说,我们要求的只是心灵的舒服。我们同时想摘星又不肯舍下那么重的负担......抱怨人生的劳苦愁烦。不知自己便是住在一颗星球上,为何看不见它的光芒呢?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

本文链接:https://www.woidu.cn/waiguoyuyan/150431.html

《恩格斯的青年时代》读后感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