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的贵族读后感

70人看过我爱阅读网

悬崖边的贵族读后感范文一

书中的主人公蒋友柏,是蒋经国之子蒋孝通的长子,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资讯管理专业。由于身份特殊,加上长相英俊,蒋友柏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媒体,长期面为台湾媒体的宠儿。在台北一项“谁是职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型男”的调查中,蒋友柏力挫政坛帅哥马英九而夺冠。然而,此前媒体对他的报道只是浮光掠影,《悬崖边的贵族》则全景式的描述,将整个真实的蒋家历史、台湾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本书好在不单单只写蒋友柏,而是把他的成长经历和蒋家变迁、台湾流变集合起来,看到的人物形象不再浅薄,而是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支撑。书中透露许多鲜为人知的蒋家历史、台湾历史。比如蒋经国晚年用生命推进台湾的全面改革;蒋经国去世后台湾政客之间的争权夺利;蒋孝勇举家移居海外的真正原因;反蒋潮、去蒋化给蒋家人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宋美玲为什么晚年离开台湾一去不复返;蒋孝勇和宋美玲的临终告白……

除了台湾历史,这本书有一半篇幅来叙述蒋友柏个人历史,包括他的创业、爱情、婚姻家庭等等。同他的长辈不同,蒋友柏选择了做一个生意人,现在他是台湾橙果设计公司的董事长。书中披露,曾经有一段时间,蒋友柏隐姓埋名,像一个落难的王子,辗转在各个小公司打杂,做演艺、企划等工作,尝试底层人的生活艰辛,这一段历史使他放弃了骄傲,却拥有了成熟和自信。在橙果公司举步艰难、濒临倒闭的时候,这位蒋氏后人甚至放下蒋家身份而下跪求人。蒋友柏宣称,他要做蒋家第一代,口气的确很狂妄,但是他选择从零开始去开创自已的新天地,而不是享受政治贵族利益的余温,这份勇气和魄力很令人钦佩。

我还在书中读出了蒋家后人浓浓的乡情。蒋介石父子思乡心切,时刻都盼望能回到家乡,这应该不难理解。而对蒋家第三、四代人来说,他们长期远离大陆,为何对大陆充满感情?我想,这与中华民族和教育息息相关。蒋家后人希望能在两岸和解的大潮中,能重返故乡、认祖归宗,为曾经显赫一时的蒋氏冠以新的历史价值。

这本书既能以个体人物的心灵表现时代的风云,又能给人以情感的滋养和理性的启迪,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悬崖边的贵族》读后感范文

做你自己。在一出生时就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人生的阶段只是给你不同的经验,并不能塑造你,你就是你。 ------蒋友柏

一次看鲁豫有约偶然看到一位谈吐及外表都很优秀的年轻男士,便知道他就是蒋家第四代蒋友柏。在查阅过他的相关资料后,对他的自传很是感兴趣,于是在上学期就读了《悬崖边的贵族》,感触颇深。之所以在毛概的作业上写这部书的读后感,是因为蒋姓实在是难与我国政治脱钩,同时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他,的经历常会令我反省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不单写蒋友柏,还把他的成长经历和蒋家变迁、台湾流变集合起来,原来自己对蒋家及台湾的历史不太了解,这次因为一个人一本书,清楚地从另一个视角了解到这个从兴盛走向衰亡的庞大家族。书中从蒋友柏的角度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蒋家历史、台湾历史。比如蒋经国晚年用生命推进台湾的全面改革;蒋经国去世后台湾政客之间的争权夺利;反蒋潮、去蒋化给蒋家人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等。

原来对蒋家的了解多基于历史或政治课上讲内战时期的各种事件,从未从一个蒋家份子的角度看待这个家族。书中写到很多蒋家的细节,例如如何教育下一代,虽然是严格的家教,但又不难看出书中流露出的蒋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还记得书中会谈到不论宋美龄年岁有多高给蒋友柏留下的印象永远都是高贵端庄的,她总能诠释旗袍的美,写到这总能想起书中的图片,友柏友常单膝跪着,伏在宋美龄的腿上,宋美龄牵着他们的手,语重心长的看着他的曾孙。这种场景真的能让人心中一暖,虽然照片的背景是大家族必有的严肃。

当然这本书主要还是叙述蒋友柏个人历史,包括他的创业、爱情、婚姻家庭等等。蒋友柏不同于长辈们而是选择做一个生意人,现在他是台湾橙果设计公司的CEO,同时他还涉足金融界,毕竟他大学本科修的是财经专业,相比做投资,橙果更像是他一手创出来的副业。

相关访谈中他提到,有一段时间他真的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姓氏,那样会给他带来太多光环以及更过的不真实,于是蒋友柏隐姓埋名,辗转在各个小公司打杂,做基础工作,尝试底层人的生活艰辛,这一段历史使他放弃了骄傲,却拥有了成熟和自信。

书中有一部分内容很令人吃惊,当橙果公司举步艰难、濒临倒闭的时候,他放下蒋家身份下跪求人,他认为求人没什么,比起面子,自己亲手做出的橙果更是重要。这也是我一贯持有的态度:面子是这世界上最低廉的奢侈品。大丈夫能屈能伸,不愧为蒋家后代。这点真是值得我们这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们借鉴,因为在现在这个充满乱相的社会,很多事实被蒙蔽,而正值世界观定型的我们,有时还会在是与非之间徘徊不定,有多少人即使是没有光环笼罩也要千方百计的从各种渠道找后路,而不是凭自己的真是能力创造机会。

蒋友柏宣称,他要做蒋家第一代,遵循父亲遗训,蒋友柏绝不涉政,事实证明蒋友柏更适合做一名会赚钱的商人。他选择从零开始去开创自已的天地,而不是享受政治贵族利益的余温,这份勇气和魄力很令人钦佩。

最后引一段蒋友柏在台大演讲的提问,

活着,是为了帮自己的懦弱找盾牌?

活着,是为了帮自己的悲剧找理由?

活着,是为了在别人的舞台上讨生活?

活着,是为了在别人的梦想中找自己?

相比很多人的“做自己”“寻找自己”,他给出的答案是根本不用寻找你自己这样的答案,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做你自己。在一出生时就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人生的阶段只是给你不同的经验,并不能塑造你,你就是你。

  推荐阅读:
  • 读后感的开头

    读后感的开头 范文一 (叙述式开头)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打开《爱祖国,讲文明》这本书,其中,《满招损,谦受益》这篇文章像块磁铁似的把我吸引住了,我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 读完《祖国在我心中》一书,使我心潮汹涌情思横溢,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这本书

  • 雨的四季读后感

    雨的四季读后感 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雨的四季》。这篇文章写得很美。 这篇文章描述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个季节的雨。 春天的雨令人感到娇媚,夏天的雨看起来热烈而又粗犷,秋天的雨高邈、深远、静谧,冬天的雨给人们带来平静和自然。 说

  • 家长读本读后感

    家长读本读后感 范文一 家庭教育是贯穿人生的终身教育,在每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我相信大多数家长和我一样有着许多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要怎样做,才能把孩子教得更好,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读了这本书以

  • 读后感结尾

    读后感结尾 范文一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让我来介绍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吧:《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态来

  •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范文一 一本经典之作,读的遍数越多,越能感觉它的意蕴深厚,越能获得无尽的启迪。远到教育名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卢梭的《爱弥儿》,叶圣陶先生的《叶圣陶教育名篇》,近到新一代教育专家郑杰的《

  • 湘行散记读后感

    湘行散记读后感 范文一 想读《湘行散记》,是从逐渐了解沈从文开始的。沈年少即投身行伍,随军队辗转川黔湘边境。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心生厌倦后,即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说从文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也是努力的一生。只上过小学,但却凭着对文学

  • 唐诗选读后感

    唐诗选读后感 范文一 戚继光曾说过:养性莫若修身,至乐无如读书。读书的乐趣的确无法言喻,读唐诗的快感更是相逢恨晚。 唐诗,是中国人的骄傲,它闪烁着永恒的光辉,照耀着千百年中华成长的道路,凝结着斩不断的中华情。它,或高蹈于世,寄托遥深;或引导潮

  • 红楼梦的读后感结尾

    红楼梦的读后感结尾 范文一 纵观历史朝代,前尘滚滚、后世硝烟,我们历代经历生存都逃脱不了情感的洪潮。 然后红楼,则成了历史中的一叶典型的情感扁舟。 它成为了古代情感的终始递接到现代情感的开端,成为了情感史的递接桥梁。 现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红楼,

  • 毛泽东矛盾论读后感

    毛泽东矛盾论读后感 范文一 这篇文章作为《实践论》的姊妹篇,也是一篇极佳的论文,直至今日文中很多内容也直接被引用于教科书当中。这里对于这些,本人认为无需补充,仅对个别问题进行讨论。 在一两种宇宙观中毛泽东对于在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

  • 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 范文一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它向我们再现了一幅20

  • 读三本书的读后感

    读三本书的读后感 范文一 这次我们的漂流书是《天使雕像》它的作者是:E.L.柯尼斯柏格,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长大。她虽然从小喜爱阅读,但上学时却选择了主修化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化学教师。后来她慢慢地发觉自己感兴趣的是学生

  • 如今也不再去想什么理由,去挽留那悬崖边上的爱情

    如今也不再去想什么理由,去挽留那悬崖边上的爱情。我只是在想:离开我,你会不会有一丝丝的想我;会不会有一点点的不舍;会不会有一点点的难过。

本文链接:https://www.woidu.cn/duhougan/59276.html

《悬崖边的贵族读后感》读后感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