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奥秘读后感

87人看过我爱阅读网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范文一

昨天,一直沉浸在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中,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给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易经》的大门。虽是初识《易经》真面目,但感觉获益匪浅。

接触心理咨询后,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是心理咨询不可缺少的知识基础,于是尝试接触相关书籍。《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虽难懂,但对其仰慕已久,便打算借助《易经的奥秘》走近这本字字皆智慧的经书。

前天下午,一翻开这本书便被曾仕强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了。一种久未有过的感觉涌上来:只想一直读下去,不想吃饭,不想休息。昨天傍晚时分,我读完了全书,回味阅读过程,对《易经》的敬畏中多了几分亲切。原来也曾多次想读《易经》,但每次都是刚打开书就放弃了,艰涩难懂成为了阅读《易经》最大障碍。曾仕强教授对《易经》解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揭开了《易经》神秘的面纱,解开了困扰自己的种种疑问。

和前两天《登天的感觉》的阅读相比,《易经的奥秘》能引起更多的思考,能激发更大的阅读欲望。这本书虽只是对《易经》解读的一家之言,但它丰富的内涵已足以让我回味良久,促使我进一步阅读《易经》,以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

以后的日子,《易经》会常伴我左右!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范文

老师一直推荐,让我们看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本来不屑一顾,今天试着看了,真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一直错误的认为《易经》只是一部“八卦书”,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但没想到里面蕴含着如此众多的内容!真正的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我觉得,《易经》与“地球人大学”这个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后者更需不断完善!而且,前者是古人所作的精髓,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理解、借鉴和运用,而后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现代社会的信息,虽然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认为,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并不像有些爱国主义者推崇的那样完美无缺,而且,世界也在不断地进步,因此,无论是对外来文化还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所以,如果西方文化的“精华”,新时代的新信息也能融入其中,那就是“现代人的《易经》了”!

《易经》首先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同”的思想,这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据曾教授所述,学习《易经》有三大意义,其中一个便是“求同存异”,这是在全球化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的最好方式!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是否读过《易经》,当年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支持,相信现在有这个理念,中华文化也定会源远流长!

第二个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三个方法”:1、仰视2、俯视3、广角。“仰视”就是要抬头“看天”,即关注外界;“俯视”就是低头看自己;“广角”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点上。这和任老师提倡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谋而合,但是顺序不同,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第三个,最令我感动,曾教授说,伏羲(包括孔子等)并不是我们推崇的“偶像”,他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所以被人们永记心中,获得永生!所以我觉得,“地球人大学”的理念要被人理解,要流传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为人所用才能被人所记。

总之,《易经》里面有好多深刻的意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以前没听老师的话,早点去读,真是一大遗憾啊……

  推荐阅读:
  • 读后感的开头

    读后感的开头 范文一 (叙述式开头)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打开《爱祖国,讲文明》这本书,其中,《满招损,谦受益》这篇文章像块磁铁似的把我吸引住了,我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 读完《祖国在我心中》一书,使我心潮汹涌情思横溢,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这本书

  • 雨的四季读后感

    雨的四季读后感 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雨的四季》。这篇文章写得很美。 这篇文章描述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个季节的雨。 春天的雨令人感到娇媚,夏天的雨看起来热烈而又粗犷,秋天的雨高邈、深远、静谧,冬天的雨给人们带来平静和自然。 说

  • 家长读本读后感

    家长读本读后感 范文一 家庭教育是贯穿人生的终身教育,在每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我相信大多数家长和我一样有着许多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要怎样做,才能把孩子教得更好,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读了这本书以

  • 读后感结尾

    读后感结尾 范文一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让我来介绍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吧:《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态来

  •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范文一 一本经典之作,读的遍数越多,越能感觉它的意蕴深厚,越能获得无尽的启迪。远到教育名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卢梭的《爱弥儿》,叶圣陶先生的《叶圣陶教育名篇》,近到新一代教育专家郑杰的《

  • 湘行散记读后感

    湘行散记读后感 范文一 想读《湘行散记》,是从逐渐了解沈从文开始的。沈年少即投身行伍,随军队辗转川黔湘边境。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心生厌倦后,即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说从文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也是努力的一生。只上过小学,但却凭着对文学

  • 课堂上,教授讲授经济学

    课堂上,教授讲授经济学:何谓第一产业?喂牛,养羊。何谓第二产业?杀牛,宰羊。何谓第三产业?吃牛肉,喝羊汤。有学生问:那么,文化产业呢?教授眼睛一亮:问得好!不愧是俺的好学生。然后回答:所谓文化产业,就是吹牛皮,出羊相!

  • 唐诗选读后感

    唐诗选读后感 范文一 戚继光曾说过:养性莫若修身,至乐无如读书。读书的乐趣的确无法言喻,读唐诗的快感更是相逢恨晚。 唐诗,是中国人的骄傲,它闪烁着永恒的光辉,照耀着千百年中华成长的道路,凝结着斩不断的中华情。它,或高蹈于世,寄托遥深;或引导潮

  • 《易经》告诉我

    《易经》博大精深,但没有那么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64个哲理,就形成了64个感悟,回答了人生诸多问题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

  • 红楼梦的读后感结尾

    红楼梦的读后感结尾 范文一 纵观历史朝代,前尘滚滚、后世硝烟,我们历代经历生存都逃脱不了情感的洪潮。 然后红楼,则成了历史中的一叶典型的情感扁舟。 它成为了古代情感的终始递接到现代情感的开端,成为了情感史的递接桥梁。 现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红楼,

  • 日本教授问:中国大巴车内有70人,有5人先下车

    日本教授问:中国大巴车内有70人,有5人先下车,之后大巴车坠落山崖爆炸。请问死亡的人数总共是多少?中国小孩答:35人。日本教授破口大骂:你他妈根本不懂数学。中国小孩回骂:你他妈根本不懂中国!

  • 毛泽东矛盾论读后感

    毛泽东矛盾论读后感 范文一 这篇文章作为《实践论》的姊妹篇,也是一篇极佳的论文,直至今日文中很多内容也直接被引用于教科书当中。这里对于这些,本人认为无需补充,仅对个别问题进行讨论。 在一两种宇宙观中毛泽东对于在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

本文链接:http://www.woidu.cn/duhougan/66064.html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读后感0